成果名称: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模型建立及预防
完成单位: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主要人员: 王思愚、李宁、区伟、曾智帆、刘醉、吴慧琦
介绍:    在全球范围内,肺癌仍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排在首位的癌症,约占全部癌症病例的13%和全部癌症死亡例数的18%。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约占全部肺癌病例的85%,而局部晚期NSCLC(IIIA, IIIB期)约占全部肺癌病例的30%。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充满挑战,其5年生存率仅为<15%,仅有<7%的患者能存活10年。脑部是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最常见转移部位,大约20%-40%的患者在综合治疗后发生脑转移。随着脑部核磁共振的普遍应用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期的延长,脑转移率进一步提高。较高的脑转移风险成为影响这部分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当脑转移发生后,即使给予患者积极的治疗(包括全脑放疗,放射外科学治疗,外科手术,靶向治疗),患者的长期生存仍令人失望,仅为3.1个月到11.8个月。
    该课题系列研究成果探讨了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情况,填补了全球脑转移风险预测模型的使用和对肺癌脑转移高风险患者进行预防性脑放射的空白。通过脑转移预测模型筛选肺癌脑转移高危患者,从而对高危患者进行预防性脑放射来预防脑转移,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完全切除的术后病理证实的IIIA-N2期有高危脑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防性脑放射延长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预防性脑放射组和观察组的中位DFS分别为28.5个月和21.2个月(风险比,0.67;95%置信区间,0.46-0.98;P=0.037)。预防性脑放射还能降低患者的脑转移发生风险,预防性脑放射组和观察组的5年脑转移发生率分别为20.3%和49.9%。并且,患者对于预防性脑放射(30 Gy,10分割)耐受良好,没有明显增加近期毒性和远期毒性。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预防性脑放射能延长脑转移高危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DFS,表明了筛选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高危患者进行预防性脑放射的意义。
批准登记号: 粤科成登(2)字【2018】0275
登记日期: 2018-06-20
研究起止时间: 2005.01 至2015.01
所属行业: 卫生和社会工作
所属高新技术类别:
评价单位名称: 中山大学学术委员会
评价日期: 2018.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