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 病毒侵染水稻抗虫品种对传毒昆虫白背飞虱行为的影响
完成单位: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主要人员: 张振飞,肖汉祥,李燕芳,廖永林
介绍:

    1、课题来源与背景 本课题属于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项目,受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课题名称为“病毒侵染水稻抗虫品种对传毒昆虫白背飞虱行为的影响(项目编号S2012040007712)”。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SRBSD)是近年来在亚洲主要水稻种植国家严重发生的一类水稻病毒病,该病毒病的病原由水稻重要迁飞性害虫白背飞虱携带,完成在迁飞扩散过程中的传播与流行。在本研究课题组的前期研究中发现受SRBSDV侵染的水稻抗虫品种,在进行苗期抗性鉴定的时候,与健康植株相比,其抗性略微下降。由此可见,病毒的侵染改变了水稻品种的部分生理指标和代谢产物的表达,进而对传毒昆虫媒介会产生行为学上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以健康的白背飞虱抗性品种Rathu Heenati为对照,研究了病毒侵染对白背飞虱嗅觉行为、取食行为、产卵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病毒侵染可以使受侵染的病株吸引到更多的白背飞虱个体;同时,也能显著影响白背飞虱的取食行为。与对照相比,白背飞虱在病株韧皮部的取食时间要显著长于在健株上。另外,白背飞虱在病株上的产卵量和卵的孵化率也要显著高于健株。这些结果将揭示RHT-SRBSDV-白背飞虱三者间互作机制,阐明病毒侵染致RHT抗虫性降低的生理生化机制提供研究基础和支撑。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植物病毒病害-介体昆虫之间的互作关系研究是交叉学科范畴,是现代植保研究的热点。在我国,水稻抗病毒病的机制并不明晰。本课题研究成果可应用于我国现代种业领域,为我国的水稻抗病虫育种提供技术支撑。本课题应用的主要技术原理:包括昆虫生态学、昆虫行为学、植物病理学等学科所涉及到的技术手段和实验原理。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本研究的目标是弄清楚抗虫品种(白背飞虱抗虫品种Rathu Heenati)在受到植物病毒(SRBSDV: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侵染后对白背飞虱嗅觉行为、取食行为和产卵行为的影响,通过2年的研究,基本达到当初设定的目标。该项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目前尚未有人针对水稻病毒侵染导致媒介昆虫行为的影响开展研究,这同时也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4、技术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本研究属于应用基础型创新研究范畴,研究形成的初步成果主要为进一步的研究进行探索了提供支撑。主要是为开发白背飞虱抗虫品种,通过抗性品种的布局,以“控虫防病”策略加强对重要水稻病毒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控服务。本研究的结论距离生产应用阶段较远,但前景广阔。

     5、应用情况及存在得问题 本项目的成果属于前期应用基础类研究产生的成果,尚未应用,距离推广应用也还有一段距离,没有进行推广,也暂未取得任何经济效益。

    6、历年获奖情况 本课题暂未获奖。

批准登记号:
登记日期: 2019-01-15
研究起止时间: 2012-10-01 至 2014-10-01
所属行业: 农、林、牧、渔业
所属高新技术类别: 现代农业
评价单位名称: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评价日期: 201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