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 | 滨海电厂海水冷却系统污损控制的研究与工程应用 |
完成单位: | 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石油与精细化工研究院,广东红海湾发电有限公司,广东粤电靖海发电有限公司,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珠海发电厂,湛江电力有限公司,湛江中粤能源有限公司 |
主要人员: | 姚纪恒,栾安博,张洪刚,麦裕良,胡文斌,黄奇然,陈庆辉,邱美坚,唐永光,冯璐,张春生,何海坤,张声强,文铭孝,金小明,缪飞,龙宏斌,黄淋佳 等21人 |
介绍: | 1、 课题来源与背景 为了破解国外海水杀生技术和价格垄断,有效治理滨海电厂冷却水系统海生物污染的顽固问题,广东能源集团公司通过自主创新,联合广东省石油与精细化工研究院以及广东能源集团下属有关单位共同立项攻关,研发海生物污染控制药剂及推广应用方式。 沿海发电厂冷却水系统的污染生物种类繁多,大量生物群体聚集在发电系统中,凝汽器严重堵塞、机组降负荷甚至停运清理的异常案例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发电机组安全和经济运行。过去,为了保证有效杀生,国内电厂实际应用主要是以氧化性杀生剂为主,配合使用非氧化性杀生剂。长期采用进口技术和产品,运行成本高,大量投加的氧化性杀生剂对周边海洋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本项目自主研发的海生物控制药剂具有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的特点,在保证海生物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减少、甚至完全停用氧化性和非氧化性杀生剂,污损控制和环保效果获得双重突破。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项目的理论基础依据“成膜驱离”的海生物防污控制技术。通过投加一种复合型乳液,分散直流式海水冷却系统中的粘泥和积垢,在设备和管道内壁上形成分子保护薄膜,驱离附着的海生物,有效阻止海生物重新吸附及生长。药剂在海生物表面形成一层分子薄膜,阻断生物与外界的营养交换,使其窒息缓慢死亡,达到减少并逐步取消杀生剂的使用。 系列产品委托专业机构在海生物毒性、生物刺激性能、静态条件下杀生性能等方面的评价结果表明,其质量、安全性以及危险性均通过鉴定。防污、缓蚀、阻垢性能达国际领先水平,与国外有代表性的同类产品对比,其阻垢性能更加优越。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海水冷却水系统防污理念的突破。颠覆了传统的“有效杀生”理念,采取了温和友好的“成膜驱离”方法,实现海水冷却水系统污损控制技术的更新换代。 (2)创新发明了系列新型药剂。通过实验室试验、专业机构检验、工程应用,表明该药剂性能优越,环保高效。经专业机构鉴定,该系列药剂不属于易爆、易燃、氧化性、有毒有害、放射性、腐蚀性危险品,具有成膜保护设备和分散剥离污物的效果,提高了设备可靠性和经济性。 (3)创新检测方法。发明一种海生物杀生剂在海水中残余浓度新的分析测定方法,可为国家海洋环境的监控提供有效手段。 (4)创新药剂投加系统。采取了多点投加、深浅结合、位置前移、重点照顾的方法,保证药剂与冷却水充分混合,提高药效。 (5)新发明改进的药剂投放管道系统为世界首创。 (6)其运行成本仅为国外类似产品的30%左右。 (7)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两件,实用新型专利两件,发表论文五篇,发布企业标准四项,打破了长期以来国外的技术和市场垄断,对国家和行业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意义重大。 4、技术的成熟度,使用范围和安全性 本项目在科学又严谨方式下开展,期间历经现状研究调查,药剂研发,新型防污技术概念提出,化学合成与复配、生物控制效果测试,药剂安全性测试、腐蚀性测试、实验室模拟现场环境试验,最终形成有针对性的现场工程应用方案。后续经不断调整试验与验证评估,使该成果演化成具有足够的实用性与适应性的产品。2016年12月15日,由广东省石油化工研究院、广东粤电环保有限公司、广东省广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以及石化院职工共同出资组建的广州市金柏华环保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正式肩负起该项目成果全面产业化推广的职责。 项目产品适用于以海水作为循环冷却水的火力发电厂、核电厂以及石油化工企业和钢铁企业,例如本项目中的五家应用单位,东部滨海电厂以及大连、青岛、天津、上海等城市的石油化工企业,如炼油、化纤、制碱、制酸、合成氨、油脂化学、燃料等,可完全替代国外类似海生物控制药剂,收获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5、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截止至2018年12月,共有广东红海湾发电有限公司、广东靖海发电有限公司、珠海发电厂、湛江电力有限公司、湛江中粤能源有限公司等5家工程应用了本项目成果,机组容量达到了964万千瓦。2019年1月,华润海丰电厂#1、2机组推广应用,总应用容量达到了1164万千瓦; 2018年4月,河北省秦皇岛电厂技术人员获悉后到项目组调研,对该产品和技术高度认可; 大亚湾核电、阳江核电、阳西电厂、平海电厂、潮州电厂等正在进行技术交流活动。 该项目成果优越,建议进一步加快加大推广。同时利用本项目成果,建立国家和行业在海水污损治理和监测方面的技术标准。 |
批准登记号: | |
登记日期: | 2019-06-18 |
研究起止时间: | 2010-04-14至2018-12-31 |
所属行业: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所属高新技术类别: | 新材料 |
评价单位名称: | 广东省电机工程学会 |
评价日期: | 2019-05-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