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 工业领域检测业务支撑系统研发及应用
完成单位: 暨南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广州政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人员: 陈玉梅,王国庆,李鹏飞,林毓铭,龙舜,庞川,李福财,余小龙,郑贤钦,罗巍
介绍: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来源:广东省科技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工业领域检测业务支撑系统研发及应用”,编号012B050300019,文件编号: 粤科规划字[2012]98 号。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1. 技术原理 本项目统一技术及语言,采用开放、标准的技术和语言。包括: (1) 常用功能标准化,如打印、文档管理等常用且通用的功能,可做成标准化的功能组件,各个业务系统调用就可以实现相应的功能,避免重复开发。 (2) 统一权限及安全管理,建立全局、统一的用户、安全模型,实现统一的用户管理。 (3) 提供内网门户,业务系统通过门户部署、发布,用户通过门户就可以登陆到业务系统,实现单点登录。 (4) 统一开发标准,制定开发的标准,如代码、数据库访问等标准,系统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开发。 (5) 系统包括系统管理、检测流程管理、资源管理、样品管理、对外业务、统计分析等管理模块功能。 在架构设计上,采用以下技术:  提供清晰的分层结构(视图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等),能够支持大规模的企业级应用。  系统采用XML数据总线技术,所有构件对WebService自动提供支持。。 提供成熟的功能权限、数据权限模型,能够清晰的描述角色、人员、组织、资源等对象之间的关系,能够使用 LDAP存储人员组织等数据,能够满足业务对权限的需求。  提供开放的认证接口,能够适应单点登录机制的实现。  提供各种常用组件:如页面的树状组件、分页列表、数据字典、导航菜单、业务逻辑的定时启动组件等。  提供成熟有效的多数据源、分布式事务的管理机制。(包括与业务流程管理平台的整合)  全面支持国际化编码,不允许出现中英文乱码等现象。 2. 性能指标 系统可支持互联网在线查询和600以上业务人员在线操作,随着系统应用的积累,提供不低于20TB在线存储容量、50万分报告存储。已实现检测业务基础支撑平台,检测业务管理系统,样品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标准库管理系统,收费核算管理系统等。样品管理全程采用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数据可与平台服务器同步。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本项目利用科技厅经费和自筹经费实现本项目的系统研发后,系统将成为行业内最有影响的产品之一。该项目本次总投资60万人民币,2014年春节研发完成后,已在广州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使用,并通过了该检测机构的测试、试运行。 项目在原理、结构及应用方面均存在创新,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国内率先提出基于二维条码的检测业务支撑系统。系统涵盖检测业务和审核认证业务的各个领域,具有很强的扩展性。 (2)检测业务基础支撑平台和基于JAVA三层架构的检测业务中间件适应各种检测领域,具有高效、易用、可扩展的特性,具备巨大的推广价值; (3)自主研发的基于XML的智能表单系统,能解决检测范围过于广泛,无法定制检测模板与报表模板的技术难题,为提高检测业务服务水平,缩短检测时间提供有力保障。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本次项目的推广应用可以令检验检测企业因为服务质量提升、检测速度提高,客户量增加带来的收入增长;同时还包括由于系统的支持,使得产品检验正确度提高,产品无需多次检验带来的间接收入。使用系统后,其业务量年增长10%,以威凯2010年业务量为1亿元计算,则仅一年带来的直接收益就为100万元。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展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收益将越来越大。 基于中国电器科学院广大的客户群和深厚的基础设施优势及研发力量而开发,能极大改善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目前的检测流程、加快检测速度,提升服务水平,吸引更多客户,因此,系统的商业价值巨大。另外,由于该系统是国内第一家推出的专业型“检测业务”支撑系统,具备广阔的市场推广潜力。

    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项目在系统本身的开发设计和实践试运行方面均存在创新,但是由于项目周期较短,涉及到的试用单位本身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和机构调整当中,还是存在一些发展和应用方面的问题,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采用二维码实现样品流转跟踪和报告根据,在效率上和准确性方面受环境和操作者影响较大,未来可以考虑采用RFID技术,这样可以比较好地实际项目中存在的防碰撞问题; 2. 在检测管理过程中,如何实现样品的无缝流转,对于无线网络的要求比较高。为此,在试用单位专门做了无线网络改造,改善了应用环境; 3. 在项目开发合作方面,由于组织单位暨南大学在开发设计方面的人手不够,缺乏成体系的设计团队,比较大地依赖合作公司,给公司带来较大的压力,同时也不能确保本校在知识积累方面的持续创造性; 4. 在项目的国际合作方面,澳门科技大学作为需求规划和流程优化方面的专家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由于经费有限,双方的合作模式主要集中在会议评审和设计方案的评审沟通方面,如果能有充足经费支持境外专家在广州长期驻场咨询服务,将会进一步提高本项目的国际领先水平; 5. 经费不足,周期较短,使得本项目不能找到更多的实践单位去示范应用,在市场推广方面还需要一定的时日检验,对于系统的全面市场化存在一定风险。

    六、历年获奖情况 无

批准登记号:
登记日期: 2019-09-10
研究起止时间: 2012-06-01至2014-12-01
所属行业: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所属高新技术类别: 电子信息
评价单位名称: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评价日期: 201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