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 李可变通小青龙汤治疗外寒内饮型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
完成单位: 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
主要人员: 阮永队,马春玲,谢炎烽,陈红梅,刘小琼,莫冰泉,宁晓军,赵竞秀,杨丽平,魏文著
介绍:

    1.任务来源:东莞市科技计划医疗卫生单位科研重点项目。背景: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临床分离的一些细菌对某些药物的耐药性已居世界首位。相关资料显示,我国人均年消费抗生素量为138g(美国仅13g),卫生部药政司副司长姚建红说,抗生素毁掉中国一代人。著名中医专家薛伯寿认为:“抗生素滥用成灾,导致百姓体质下降,易于反复感染发烧。反复大量应用抗生素,过分应用强制退热药,首先损伤脾胃,日久伤及肝肾。”虽然新抗生素层出不穷,但肺部感染的发病率仍居高不下,且不断出现新的耐药病原微生物。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基础疾病多及免疫力功能低下的病人抗生素的治疗效果不佳。中医药治疗肺部感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但是,现今的中医临床工作,多忽视了《黄帝内经》、《伤寒论》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存在问题有三:一者中药与抗生素同时使用,无法确切评价中医药疗效;二者清热之方久用、过用,用药过于苦寒,药后易损伤人体脾胃阳气导致痰饮内停,成为下一次喘咳的“宿根”;三者治疗过程中常忽略了本病的病因及病人的体质,尤其对于小儿及老年人,未能结合“本气先虚”的理论,及时扶正以祛除病因。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2.1技术原理: 《素问•咳论》:“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胃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指出咳嗽的病因常有二,一是皮毛受邪传至肺,表里相传。二是寒邪从胃通过经脉上传至肺,引起肺寒,寒饮停肺,内外合邪,外寒内饮而致咳嗽。由此可见,咳嗽最常见的病因病机为外寒内饮。著名中医李可老先生宗《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之旨,认为,所谓“肺部感染”病位虽不离于肺,而究其病根则源于“本气先虚”。在治疗上应重视六经理论及内伤伏邪,临床中许多所谓痰热壅肺者,大多为伏寒或伏痰郁而发热。究其原因则是“由于人体本气已虚,外邪屡屡入侵,寒邪由表入里,由浅入深,正气愈虚,邪陷愈深,层层藏匿于三阴之里,成为痼疾”,且痰之与饮同名一物,“肺为贮痰之器,脾则为生痰之源”,咳喘之内因,不外于此。现今人之体质,李老认为,“阳虚之症,十之八九,阴虚之证,不及其一”,遂立变通小青龙汤以治之。 李可变通小青龙汤基本药物组成:麻黄15g、桂枝45g、白芍45g、细辛45g、生半夏45g、五味子20g、杏仁20g、紫苑30g、冬花30g、蝉蜕15g、熟附子45g、干姜45g、炙甘草60g、生晒参15g、生姜45g、大枣12枚。 煎服法:加水2000mL,文火煎煮1.5h,煎取300mL,分早中晚3次温服。 2.2性能指标 合同书要求的主要性能指标:(1)李可老中医应用变通小青龙汤治疗肺部感染临床经验总结。(2)我院应用李可变通小青龙汤治疗肺部感染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实际达到的性能指标:(1)完成检索李可老中医应用变通小青龙汤治疗肺部感染的文献,进行有关疾病的病因病机分析、辨证、患者基本情况、用药、剂量、配伍、随症加减、煎法、服法、疗效、服药后反应、病情发展趋势等信息进行采集,并进行经验总结。(2)完成对我院应用李可变通小青龙汤治疗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撰写论文4篇。

    3.创造性、先进性 技术的创造性:本课题为纯中医治疗肺部感染,不同于西医运用抗生素治疗本病,也不同于目前中医界中药与抗生素同用治疗本病。 技术的先进性:不使用抗生素及解热镇痛药,在当下抗生素大量使用及耐药严重、不良反应多的情况下,为肺部感染患者提供了一种非抗生素药物治疗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尤其是解决了老人、儿童、免疫力低下、多重耐药、反复肺部感染病人的治疗窘境,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先进性。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技术的实用性:肺部感染为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该方法具有缓解症状迅速、无副作用、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易于推广等特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技术的成熟度:该方为李可老中医历经40余年的临床使用与总结研制而成。通过我院13年及多家医院的临床验证,证实该方法治疗肺部感染疗效突出、无不良反应,方案成熟。 适用范围:外寒内饮型肺部感染。 安全性:无不良反应。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应用情况:已经在东莞市黄江医院、樟木头医院及道滘医院应用推广,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可在全国试用推广。经临床应用,已证实可在东莞、乃至岭南地区大面积使用。本方案适合大多数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尤其适合抗生素多重耐药及老弱幼儿。 存在问题:在本项研究中,病例较少,应用单位均为东莞市内医院,使结论可能受到样本例数、地域、体质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在后续的研究中与不同地域的多单位合作,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研究。并进行停药后随访,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

    6.获奖情况:2010年以“寒疫”论治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研究获东莞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批准登记号:
登记日期: 2020-01-09
研究起止时间: 2012-03-01至2016-07-31
所属行业: 卫生和社会工作
所属高新技术类别: 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
评价单位名称: 东莞市高新技术产业协会
评价日期: 2019-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