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 广东科技孵化育成体系提质增效的路径与模式研究
完成单位: 广东省软科学研究会,广东拓思软件科学园有限公司
主要人员: 杜丹,荆晔,孙晓麒,周海涛,李奎,廖晓东,赖培源,杨素,牟小容,张墨琴,梁思巧,吴梦圈,张跃,李泽,潘智敏,丘丽娜,曾飞扬
介绍:

    1. 课题来源与背景。课题来源: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计划类别:省部级;科技计划内容:地方计划;课题来源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课题名称:广东科技孵化育成体系提质增效的路径与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19A101002029;经费实际投入额(万元):8.78万元。 课题背景: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各项政策支持孵化器建设,各地市也纷纷出台各类相关政策,支持孵化器建设,广东科技孵化器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期。然而,在广东科技孵化器经历爆发式增长时,孵化器运营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随之出现,大量孵化器缺乏孵化育成能力,缺乏成熟盈利模式,加快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行业提质增效迫在眉睫。2016年广东开始实施浮华育成体系提质增效行动,其实施效果亟需评估,提质增效的模式和路径急需总结推广。

    2. 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广东科技孵化育成体系提质增效进行理论研究和监测评价的基础上,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科技孵化育成的模式经验做法,并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进行广东科技孵化育成体系提质增效的典型案例研究,完成广东科技孵化育成体系提质增效的模式与路径设计,为广东科技孵化育成体系提质增效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3. 主要论点与论据: 第一,摸清与总结国内外科技孵化育成的模式在政府支持、专业管理与服务、市场化运作等方面的经验,为广东省科技孵化育成体系提质增效提供经验借鉴。 第二,梳理广东省科技孵化育成体系相关政策体系,摸清广东省科技孵化育成体系建设现状、问题及原因,为科技孵化育成体系提质增效模式及路径研究分析奠定基础。 第三,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对广东省科技孵化器运行监测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广东软件科学园模式进行“解剖麻雀”式的研究分析,探究广东省科技孵化育成体系提质增效模式。 第四,研究设计出广东省科技孵化育成体系提质增效的主要方向及路径,为省科技厅深入开展孵化育成体系提质增效提供政策建议。

    4. 创见与创新:一是构建科技孵化育成体系提质增效评价模型,首次对科技企业孵化器进行定量监测评价。目前省内尚未有对《广东省科技孵化育成体系提质增效行动方案(2017-2020年)》实施后的监测评价分析,本项目填补了这个空白。 二是提出广东科技孵化育成体系提质增效的模式和路径,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可操作性。本项目以国内外经验借鉴为基础,以实证研究和典型案例研究为依据,进行广东科技孵化育成体系提质增效的模式与路径设计,为完善广东科技孵化育成体系提供依据。 三是采取“解剖麻雀”式案例研究与行业分析相结合方式,提出具体可行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提质增效的模式与路径,既能充分学习借鉴国内外优秀孵化器的先进经验,又能针对孵化器行业痛点,采取问题导向的方式提出可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

    5. 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 社会经济效益:(1)本项目研究成果用于广东科技孵化育成体系提质增效的模式和路径的设计,其中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育成体系提质增效的监测数据可用于总结评价目前方案的成效,对广东软件科学园的典型案例研究结果对其他孵化器有一定借鉴意义,本项目研究成果应用前景十分明确。 (2)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为省科技厅深入开展孵化育成体系提质增效提供政策建议,有效推动我省孵化器行业提质增效,促进科技孵化器向专业化、国际化发展,不断完善孵化育成体系,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 (3)培养人才超10名,且均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专业领域涉及科技政策、科技战略、科技管理等众多学科,为广东省创新人才培育作出重要贡献。 存在的问题:建设模式、推进路径等许多内容属于国内先行先试,缺乏经验可循,更缺乏实际的操作指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后续实际运营进一步深入研究、改进完善。

     6. 取得主要成果:研究形成1份《广东科技孵化育成体系提质增效的模式及路径研究》报告;搜集全国10个省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相关统计数据,以DEA-BCC为实证研究方法,构建科技孵化器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建立科技孵化器运行效率模型,针对实证结果,对广东与全国9个省份进行孵化器运行效率的横纵向比较,形成一份近1万字《基于DEA-BCC模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监测评价研究》专题报告; 形成《关于加强我省科技孵化育成体系建设建议》决策咨询报告; 形成1本《广东科技孵化育成体系提质增效的模式及路径研究资料汇编》。

    7.历年获奖情况:无。

批准登记号:
登记日期:
研究起止时间: 2023-06-16
所属行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所属高新技术类别:
评价单位名称: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评价日期: 2023-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