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果名称: | SKG健康大数据分析关键技术及其智慧平台 |
| 完成单位: | 未来穿戴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要人员: | 郑镇洪,王立鹏,张洪亮,刘远良,李仕,韩森,谭斌,许小明,明辉 |
| 介绍: | 1、项目来源与背景: 该项目来源于未来穿戴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研项目“SKG健康大数据分析关键技术及其智慧平台”,立项时间为2019年5月1日。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项目结合深圳电子信息、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产业的优势,围绕信息娱乐、运动健身、医疗健康等应用领域,研发具有规模商业应用的可穿戴产品。在技术创新方面,围绕低功耗与高效能的微处理器、智能人机交互、微型化功能、短距离无线通信等关键技术实施技术攻关,在信息娱乐与社交分享、医疗与健康监测方面实现产业化,并通过智能APP和微信小程序,突破面向海量用户数据的大数据挖掘技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发展新型服务业态。 项目主要是构建大数据平台和AI算法平台,平台实现对用户和设备、服务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存储、计算、沉淀出数字资产。AI算法平台通过对用户的行为数据分析,利用算法进行相似度计算, 给用户进行精准推荐,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类服务,智能可穿戴设备采集的各项数据可在云端实现互通共享,用户可实现“云端数据统一化”。即通过数据云保持、获取、更改相关数据,能对单用户生成高深度、广度和高颗粒度的用户画像,实现消费者个性化监测及健康管理,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便捷的睡眠健康服务,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同时,通过智能穿戴设备与大数据的研发,从现有用户的使用习惯和评价中,大数据系统可以提供大量有用的优化建议,为公司下一代甚至后几代产品的功能定义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使得产品研发团队能够精准了解用户需要,开发出满足用户需求和愿望的产品,提升公司产品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科技化的产品、智能化的服务、数据化的管理才是健康智能产品加速发展的关键。 智慧健康系统的前提是更加智能的数据采集和管理,本项目建设多元环境感知边缘计算节点,减轻后台计算压力,将数据采集系统嵌入至前端边缘设备中,在前端完成健康状况数据分析的工作,减小网络带宽压力、提高系统工作效率,保证数据交互时的安全性。具体研发内容包括: (1) 仿生按摩技术及新型功能器件研发; (2)传感器和终端算法技术研发; (3)健康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 ;(4)个性化健康服务人工智能分析 ;(5)健康大数据系统应用 。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项目已开发出7大系列的健康智能按摩产品,总共18个型号,包括电脉冲式颈椎按摩仪K系列和T系列、物理颈椎按摩仪G系列、眼部按摩仪E系列、按摩筋膜枪F系列和X系列、腰部按摩仪W系列。其中,近三年主打的产品型号包括电脉冲颈椎按摩仪K5-2型号、电脉冲和物理颈椎按摩仪G7 Pro型号、按摩腰带W5型号以及筋膜枪F5型号。相比其他知名按摩品牌,本项目的按摩产品在可穿戴性、可携带化、小型化、与人体兼容性等方面,具有领先的技术优势。 (2)体征参数监测方法。基于物联网的可穿戴远程健康监测预警系统是基于无线互联网和智能数据采集方法,通过数据处理、统计及紧急救护等应用服务层和人体生命特征信息网络传输层,采用数据信息无线基站方法,通过人体生命特征信息感知层可以有效地收集体温、身体动态、心电及血压等体征信息。 (3)研发了一种具有体脂检测功能的颈部按摩仪,用户在进行颈部按摩的同时可以进行体脂数据的检测,丰富了颈部按摩仪的功能,克服了腕表式的人体健康监测仪,采集的测量点较少、面积较小的困难。 (4)提出了一种颈部按摩仪的智能健康检测方法,一方面使得颈部按摩仪的功能增加,提高颈部按摩仪的实用性,另一方面颈部按摩仪基于随身携带的特性,能够随时随地进行脉搏、心电数据的检测,更加方便,能够更准确判断人体心脏健康情况,以便用户及时就诊。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SKG健康管理平台通过中科软件测评(广州有限公司)第三方检测,符合ISO/IEC17025:2017、CNAS-CL01:2018和RB/T214-2017的要求。项目研发期间制订了《健康穿戴设备数据资产建设规范》团体标准(T/NSSQ X-2022)。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已开发出7大系列的健康智能按摩产品,总共18个型号,包括电脉冲式颈椎按摩仪K系列和T系列、物理颈椎按摩仪G系列、眼部按摩仪E系列、按摩筋膜枪F系列和X系列、腰部按摩仪W系列。项目基于Hadoop平台,从数据收集,数据清洗和数据预处理、自主深度学习等方面构建了高可用性的数据处理模块,然后基于Spark平台,构建了基于并行内存计算的数据分析模块,支持不同数据端(CRM、第三方)数据导入,并进行有效分析,从根本上解决了大数据时代下BI系统的可用性和高效性。成功的应用在K3、E3、K5、W7等按摩仪上。用户反映良好,近2年累计销售量138万套,销售额3.2亿元,为公司带来优秀的经济效益。 大健康产业不同于传统医疗产业发展模式,是一种从单一救治模式转向“防—治—养”一体化模式。数字化健康设备和产品、数字化及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是大健康产业的重要分支,深圳作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优势突出,超级计算、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能力国内领先,为我国发展生命健康产业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撑。 |
| 批准登记号: | |
| 登记日期: | 2023-09-20 |
| 研究起止时间: | 2019-06-01至2022-12-31 |
| 所属行业: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 所属高新技术类别: | 电子信息 |
| 评价单位名称: | 广东省市场协会 |
| 评价日期: | 2023-05-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