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 用于慢性伤口的溶致液晶递药系统:可控有序晶格结构及其对多肽药物的稳定机制
完成单位: 暨南大学,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
主要人员: 黄莹,付寒,黄郑炜,张雪娟,崔影彤,马成,陈锦填
介绍:

    本项目致力于调控溶致液晶组分构建具有不同晶格结构和机械性能的溶致液晶载药体系用于多肽药物的递送,并探究其提高稳定性的机制。各项工作如期完成,符合原计划要求,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发表SCI论文3篇,中文核心论文1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项目组人员先后参加了美国药学年会、中国颗粒协会年会和中国药物制剂大会对相关成果进行了展示。具体报告如下:

    一、研究内容: 本课题利用溶致液晶体系的相转变特性和有序晶格结构,构建包载生长因子类多肽药物的递送系统用于 慢性伤口治疗。通过对溶致液晶组分的调控,控制其相转变过程,构建了具有不同晶格结构和机械性能的溶致液晶载药体系,并对该体系提高多肽药物稳定性的机制进行了探究。具体内容如下: 已基于不同基质/溶剂系统构建具有层状晶格、六角晶格和立方晶格的溶致液晶体系,并测定其前体及凝胶性质,包括前体的粘度和胶凝时间,凝胶的粘弹性、强度和黏附力。同时测定了载药溶致液晶体系的药物释放行为,以优化处方,获得了具有良好药物传递性能的慢性伤口溶致液晶递药体系。基于上述体系,测定了多肽药物、孔道调节剂和溶致液晶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建立介观分子模型模拟溶致液晶体系中物质分布和相互作用;对溶致液晶体系的热力学过程和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推测探究,阐明可控晶格构型的成型机制。采用计算机分子模拟技术完成不同条件下多肽药物的优势构象及其分子尺寸的计算;测定晶格结构参数和晶格氧含量或透氧率;定量/半定量测定溶致液晶体系中多肽药物的稳定性;建立多肽分子尺寸、晶格结构参数、氧含量等与多肽稳定性之间的定量关系;探究不同晶格结构的溶致液晶提高多肽类药物稳定性的机制;记录皮肤及其表面的溶致液晶体系中的水分迁移情况,研究其微观晶格结构对其宏观机械性质,包括持水性和透气性的影响,结合液晶晶格参数,阐明水分迁移对液晶宏观机械性能的影响。探究载药溶致液晶体系在伤口的药物释放和基质降解过程,采用MTT法及体外降解实验,探究液晶体系安全性;采用细胞划痕法、建立大鼠慢性伤口模型,评价其有效性;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成像并三维重构,绘制药物在皮肤的药动学曲线;结合体外药物释放曲线,研究其体内外相关性。

     二、研究成果: (1)发表SCI论文3篇,中文核心论文1篇; (2)申请相关发明专利1项; (3)相关成果在美国药学年会(AAPS)上进行墙报展示,题目为:Lyotropic Liquid Crystalline Based Spraying Dressing for Post-operative Wound Healing Promotion: Bacteria-resistant and Forces-resistant; (4)协助培养4名硕士研究生和3名本科生。

批准登记号:
登记日期: 2024-04-10
研究起止时间: 2019-01-01至2022-09-25
所属行业: 卫生和社会工作
所属高新技术类别:
评价单位名称: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评价日期: 2023-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