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 环境地球化学与生物地球化学
完成单位: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主要人员: 麦碧娴、罗孝俊、陈社军、陈来国、向彩红、余 梅、吴江平、史 天、马云娟、刘 娟、张秀兰
介绍:      项目以珠江口内外伶仃洋为研究地区,以多溴联苯醚、六溴环十二烷和四溴双酚A等新出现的POPs 和多环芳烃、有机氯农药为目标污染物,通过对POPs 在河口海岸带迁移过程中在水/颗粒物及不同大小、不同组成颗粒物之间的再分配、组分分异等多介质环境地球化学行为及其控因素;POPs 在水-颗粒物、沉积物-水、沉积物-孔隙水、水/颗粒物/沉积物-生物体等界面过程;POPs 在不同营养级别水生食物链的迁移、转化和富集;污染物在沉积环境(底泥)中的降解及形态转化等重要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研究,深入认识陆海相互作用对POPs 的迁移、转化及归宿的重要性,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人为污染物(特别是PBDEs 等新型POPs)对珠江口及南海海域水体生态环境的影响。
    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下,在不同时期珠三角主要的河流(包括珠江、东江、西江)、珠江口和南海北部海域环境,采集沉积物、水体(溶解相和颗粒相)、生物等各种样品,对其中的目标POPs进行分析来开展项目的研究工作。项目主要成果有:①研究了POPs 在珠江口和南海北部沉积物中的时空分布、来源和输入途径,估算了 POPs 的沉积储量;利用分子标志物长链烷基苯解析了珠江口水体污染物的来源和成因;②研究了 POPs 在珠江河口海岸带水体中的空间和季节变化及相间分配,探讨了溶解有机碳、颗粒有机碳、悬浮颗粒物、黑碳和盐度等对 POPs 在水体分配和迁移过程的影响;③建立了沉积物中不同健合态POPs 的分析方法,分析了沉积柱中游离态和健合态PBDEs 和TBBPA 的垂向分布,证实了它们在沉积埋藏过程中的形态转变,探讨了BDE209 在沉积环境中脱溴降解的可能性;④研究了DDTs、PCBs 和PBDEs 在珠江口水生生物中的富集特征,评估了它们在水生物链中的放大效应,探讨了生活习性、代谢、营养级和化合物性质对生物体内POPs 富集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了解POPs在河口海岸带的来源、迁移、转化及最终归宿,认识珠江三角洲地区有机污染物对珠江口及南海海域水体生态环境的影响有重要意义。
     利用该项目的资助,共发表文章共31篇;参加国内学术会议7人次,国际学术会议11人次,该项目培养博士研究生8位,硕士研究生5位。
批准登记号: 粤科成登(2)字【2017】0175
登记日期: 2017-05-26
研究起止时间: 2006.01 至2009.12
所属行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所属高新技术类别:
评价单位名称: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
评价日期: 2017.05.19